为积极响应教育数字化转型号召,探索 AI 技术在艺术设计类课程教学中的创新应用,2025年8月,我校视觉传达设计系副主任龚洁老师与数字媒体艺术系副主任杜昱兴老师共同参加了由中国高等教育培训中心主办的 “AI 赋能课堂革命:AI 教学数字人开发与教学应用” 线上专题工作坊,深入学习 AI 教学数字人技术前沿动态与实践路径,为推进院系课程教学改革积蓄新动能。
本次工作坊聚焦 AI 教学数字人在教育场景中的落地应用,邀请了人工智能领域技术专家、高校教学创新带头人及一线实践教师担任主讲嘉宾,通过 “理论解析 + 案例演示 + 实操指导” 的形式,系统解读 AI 教学数字人的技术原理、开发工具、场景适配及教学融合策略。工作坊内容涵盖三大核心模块:一是 AI 教学数字人技术发展趋势与教育价值,梳理从 “虚拟助教” 到 “个性化教学伙伴” 的角色演进,分析其在知识点讲解、课堂互动、课后辅导等环节的应用优势;二是轻量化 AI 教学数字人开发实践,重点演示数字人形象定制、语音交互训练、教学脚本适配等操作流程,降低技术应用门槛;三是跨学科教学应用案例分享,来自艺术设计、计算机、教育技术等领域的专家,结合课程实例讲解如何利用 AI 教学数字人打造沉浸式教学场景,例如在视觉传达设计课程中模拟设计评审场景、在数字媒体艺术课程中辅助三维动画制作演示等。
在线学习截图
在为期两天的线上学习中,龚洁老师与杜昱兴老师全程深度参与,积极投入专题研讨与实操练习。龚老师结合视觉传达设计系课程特点,重点关注 AI 教学数字人在 “品牌设计”“包装设计” 等核心课程中的应用可能性,提出 “可通过数字人模拟客户需求沟通场景,帮助学生提升设计方案阐释与需求转化能力” 的创新思路,并在实操环节完成了针对 “数字人助教” 进行教学脚本框架设计。
杜老师则围绕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技术教学需求,聚焦 AI 教学数字人在 “交互设计”“虚拟场景开发” 等课程中的技术演示与实操指导功能,与主讲专家深入探讨了 “数字人实时反馈学生作品技术问题” 的实现路径,并结合自身教学经验提出 “将数字人作为虚拟项目导师,引导学生完成团队协作类课程设计” 的教学模式构想,其观点得到了参会同行的广泛认可。
龚老师和杜老师进行专题分享
学习结束后,两位老师表示,此次工作坊为高校艺术设计类专业对接 AI 教育技术搭建了重要桥梁,所学到的 AI 教学数字人开发与应用方法具有极强的实践价值。他们结合院系课程建设实际,整理并分享学习成果,组织教师开展专题研讨,探索将 AI 教学数字人技术融入课堂教学、实践指导及课程评价的具体方案,推动教学模式创新,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助力学校教育数字化转型工作深入开展。
(文:龚洁 图:龚洁、杜昱兴 辑:郑若璇)